奧運獎牌榜以金牌還是獎牌總數為首要排名原則媒體人:各有道理

        微博

        體育資訊8月3日報道宣 對于以金牌數和以獎牌總數作為首要原則的這兩種奧運獎牌榜排名方式,解說員婁一晨在社媒發文給出了他的解讀。

        婁一晨全文如下:

        每四年一次的奧運會總會引發一些很莫名的爭議,比如獎牌榜名次之爭。

        自1984年新中國體育代表團第一次參加奧運會開始,我們的獎牌榜(無論是官方還是媒體)一直都是以金牌數的多少作為排名的首要原則。

        這樣的排法當然合情合理。畢竟,金牌的成色最重,金牌的數量更是重中之重。國際奧委會的首選就是這個排法,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也是。

        然而,偏偏就有其他一些國家是以獎牌總數來計算排名。比如,美國,無論是官方還是媒體。

        所以,對于習慣了以金牌數來排列先后名次的中國觀眾來說,美國人這種非主流的作法既傲慢又無禮,充滿了離經叛道、特立獨行、強詞奪理、關你屁事的味道。尤其是在美國隊的金牌數少于其他國家時,總獎牌數第一名自然就變成了小肚雞腸、陰暗心理的代名詞。

        以我的經驗,印象當中美國人一直就是按照獎牌總數來排列名次的,奧運會、泛美運動會、世界田徑錦標賽、世界游泳錦標賽皆如此。。。無論是電視臺還是報紙還是網站。。。

        嚴格來說,獎牌榜當然應該以金銀銅總數來區分排名。如果只比金牌數多少的話,那么銀牌和銅牌就失去存在的價值了。這就好比英超聯賽的最終積分榜,冠軍球隊一定是以總積分的高低而不是勝場數的多少來確定的一樣。

        實際上,歷屆奧運會期間,國際奧委會的官網上都會有多個版本的獎牌榜榜單。以本屆巴黎奧運會來說,官網獎牌榜首頁就是以金牌數來排列名次。這也是國際奧委會首選的榜單。但是,以獎牌總數排列名次的榜單同樣存在。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查看。

        或許有朋友會問:為啥看來看去只有美國人是按照獎牌總數來排名呢?

        大概只能這么說,都是同一份榜單,根本無所謂對錯。排列不同無非是因為大家各自的理解不同罷了。我們更加看重金牌,因為金牌的價值和意義不一樣。美國人則覺得能上領獎臺的都是精英,不能厚此薄彼。

        當然也可能有另外的原因:

        美國一直號稱自己是新大陸。。。既然是新大陸,當然要顯出和舊大陸的不一樣咯。。。所以,到現在為止,全世界都用公制,一米兩米十米,一公斤兩公斤十公斤。美國人呢?一英里一英尺一碼,一磅一盎司一加侖。邁克爾-喬丹身高六英尺六英寸,公制是多少?還有溫度,華氏104度是幾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闽清县| 海晏县| 佳木斯市| 阜宁县| 南平市| 江油市| 通化县| 修文县| 石楼县| 宜城市| 个旧市| 车致| 缙云县| 乡城县| 庆城县| 嘉黎县| SHOW| 岚皋县| 洪雅县| 渑池县| 平和县| 台东市| 宜宾县| 阿尔山市| 石林| 石渠县| 阿拉善右旗| 巢湖市| 西宁市| 黄浦区| 西畴县| 霍州市| 清新县| 新平| 阿拉善盟| 德化县| 远安县| 昭通市| 马尔康县| 石柱|